客服热线:400-888-0577

官方微信 关注微信公众号

当前位置: 首页 - 外贸学堂 - 外贸常识

两用物项出口需要特别许可吗?

      在出口贸易中,有一类特殊商品既可用于民用,也具备潜在军事用途,被称为“两用物项”(Dual-Use Items)。这类商品受到国家严格的出口管制管理,出口前需依法申领相关许可。若企业不了解相关政策,贸然申报可能构成违法,轻则退单、延误发运,重则面临行政甚至刑事责任。

两用物项出口需要特别许可吗?.png

一、什么是两用物项?

      两用物项指既能用于民用目的,也可能被用于军事、武器开发等敏感用途的设备、软件或技术。典型例子包括:高精度数控机床、光电测控系统、特殊合金材料、某些加密软件等。

二、两用物项出口是否必须许可?

      是的。依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口管制法》和相关部委规定,出口两用物项需向商务部或其授权机构申领《两用物项和技术出口许可证》,部分高敏类目还需提供最终用户和最终用途说明书。

三、出口企业需准备哪些资料?

      1.商品技术说明书、用途说明;

      2.出口合同与发票;

      3.最终用户及用途承诺函(End-User Statement);

      4.企业进出口经营备案证明;

      5.若涉及特定国家,还可能需提供附加背景调查资料。

四、审批流程及时间预估

      提交申请 → 初审(地市级商务主管)→ 商务部复核 → 出具许可证。
      常规产品办理周期一般为10–20个工作日,若涉及多边出口管制协调机制(如瓦森纳协议项下物项),审查周期可能延长。

五、企业应注意哪些风险点?

      ● 不可“拆件出口”规避监管:将整机分批低值出口属违规操作,海关有能力溯源识别整合。

      ● 对外报价应慎用产品型号:某些国际买家以通用型号掩盖军用需求,企业须核实终端用途。

      ● 不得虚假填写最终用户信息:这是严重违规行为,一旦被查实可能被列入“出口失信企业名单”。

六、趋势观察:两用物项管控日益精准化与数字化

      随着全球贸易安全政策趋严,各国纷纷强化对两用物项的技术识别与电子化监管。未来,企业应加强产品归类与敏感性判断能力,同时建立起与国外客户关于用途、交付方式的透明化沟通机制。

      合法合规地开展两用物项出口,不仅是对国家政策的尊重,更是对企业自身信誉与未来市场的保护。贸易自由的前提,是规则内的稳健执行。


电话咨询
公众号

扫一扫
千诺微信公众号咨询

返回顶部